“每次的研究材料,都必须做到实实在在、经得起检验和验证,必须是精品工程,杜绝残次品。”这是王瑞同事对他的评价,在同事们的印象中,王瑞是一个潜心钻研石油事业、用心做事且极具责任感的人。
参加工作18年来,王瑞始终坚守在油田科研一线。为寻求古龙页岩油开发技术研究的最佳方案和路线,他调研了上千余份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资料,累计编写约61项3000多页的详实研究报告,为古龙页岩油勘探开发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如何将巨量资源转化为优质储量、效益产量,是摆在科技人员面前一道“难解的题”。
王瑞(右三)与项目组成员现场勘查井位
为了确定开发规模和方案规划的安排,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,他对编撰的部署方案进行了29次修改和完善,编制的长期发展规划为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。
古龙页岩油怎样实现规模效益开发?为了请教专家学者,王瑞几乎跑遍了国内所有大油田和石油院校,一有新思路新想法,就马上掏出笔记本开始推导,饭店里、候机室、火车厢连接处都成了他的临时办公场所。
那段时间里,王瑞像“着了魔”般一心扑在钻研上,满脑子都是页岩油。有一次在单位专家楼门口,脑子里正想着一个布井方式的奇特之处,一不留神就踏空台阶,扭伤了脚,他仅用冷水简单冲了冲,就赶紧投入到了模型修正的工作中,结果时间一拖就错过了治疗时机,导致伤处严重,无法正常走路。“不碍事的”,在医院治疗一周后,他就拄着双拐回到了单位,继续奔波于各个研讨会和一线钻井现场。
“爸爸,咱俩一起请天假,好好陪我玩一天吧。”王瑞每天工作到凌晨才回家,天没亮就出发,听到4岁女儿说的话,他心里一阵酸楚,可对页岩油的牵挂让他每次都搁置了对女儿的约定。
王瑞在岩心库认真观察页岩储层特征
一遍、两遍、三遍……王瑞反复进行着三维建模数值模拟。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,他夜以继日,半蹲在井场上和岩心库里一盒盒“新鲜”出桶的岩心前观察,直到双脚麻木地站不起来,在工作站里一遍遍翻看资料到手抖,测井曲线对比看到眼花,终于确定了开发渗流机理、开发规律、开发设计技术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。
凭着这股“爬坡过坎”的拼劲和韧劲,王瑞经过五个多月最终准确刻画了烃源岩成熟度、原油性质、气油比等平面分布特征以及纵向储层发育特征,优化设计了5个试验区选址及方案。在他的努力下,创新形成了“一次井网、平台部署、整体压裂、立体动用”开发理念,并首次建立了适合古龙页岩油特点的立体布井模式,为下一步页岩油快速开发动用奠定了基础,赢得了时间。
针对非常规油气开发规律研究难题,王瑞还创新了分阶段递减法、数值模拟法等非常规储层EUR评估方法,实现开发技术从无到有、再到科学性论证的突破,为引领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。同时,有力促进大庆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成为行业领先者,率先进入蕴藏更大可能的“无人区”,向巨量资源转化为效益产量迈出了坚实一步。
个人简介:王瑞,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非常规勘探研究室主任;近年来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2项,曾荣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、中国石油油气勘探重大发现特等奖及一等奖,局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,荣获中石油“杰出青年创新人才”等荣誉称号,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篇。